来看看国内国外技术架构的演进历程,从上图可以看到。1990年以前,那个年代IBM一统天下,IBM主机包含服务器、数据库DB2、本地盘框存储,即存算一体方案。
1990年,为了提升数据存储系统的高可靠、高可用和高性能,存储系统从服务器独立出来,EMC从此开创并引领了存储产业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来数据库演进到Oracle时代,计算从大机演进到IBM Power小机,到PC Server,由此产生经典的IOE架构。当然计算的可靠性从大机、小机到PC server,越来越便宜,可靠性也持续降低。而存储系统在EMC、华为、HDS等厂商持续投入下,价格越来越普惠,但是整体软硬件架构不断优化升级,可靠性是不断提升,补齐了IOE整体架构的高可用能力。
其实A国这套IOE架构是非常符合人性的和管理哲学的,每个领域都有专业的公司,干专业的工作。
数据库有Oracle、IBM (DB2)等专业公司,解决数据库本身的逻辑及一致性事宜,对接应用SQL引擎、存储引擎、文件ASM、复制切换等关键能力;存储有EMC、HW、HDS等厂商,解决存的高可靠、高可用和高性能事情,对应存储RAID池化,A-A多控均衡架构、双活复制等关键能力;计算提供CPU算力大脑资源,且做了池化。
30年来存算分离,边界清晰,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而现在在某些厂商的搅动下,引领去IOE架构,为了高并发,高性能,要推翻此架构,全面演进到所谓的分布式架构(但是全是主从多副本架构),核心数据库采用服务器本地盘存储部署,多副本存算一体架构,不关注底层存的高可靠,真的稳定可靠吗?
从这图可以看出,不是回退到1980年代吗?再走一次存算一体到存算分离的过程!
硅谷大佬们定义的这套架构,核心逻辑是专业的公司干专业的活,每个领域边界清楚,各自做好专业事情,分工明确,相互协同。而现在数据库作为OS之上的一个平台软件,也不管服务器硬件可靠性,也不管本地盘存储及RAID的可靠性,出了问题就没有专业公司来负责。盘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一定是会坏的,慢盘、超时盘、BUG,亚健康等都会出现,数量多了可能每周故障,带来一系列可靠性和切换节点恢复重建副本等复杂的运维问题。
打一个类似比喻,数据库就类似一群人,存储空间就类似建筑大楼,如果这大楼不稳固,每周或者柱子倒了,或者楼顶漏水,或者下水道堵塞,说不定哪天支柱墙也可能倒塌,人还能敢住在大楼里面吗?
所以整体架构的稳定、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数据库住进去怎么安生是首要目标。
去IOE是去除对应的产品,而不是否定架构,话说国内有哪个厂商具备定义IT技术架构及标准的能力呢?有这样的成功经验吗?做到全球TOP1了吗?所谓的全家桶方案,目前看就是为了利益想通吃绑定,从上到下耦合在一起,这个真的不叫专业!人有十指,有长有短,某些系统一定有短板,这个短板可能就会成为系统性灾难的源头。
文章来源:毕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