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点:IT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进化,超融合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之一
绿蚁新醅酒  2024-10-14 14:21   published in China

文章来源: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2024专刊


背景


15-20年前,IT架构非常简单,也非常稳定,所以用分层采购的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在每一层选择最优的厂商来合作。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IT新技术涌现出来,同时IT厂商也越来越多,导致设备间的对接越来越困难,用户开始考虑让一个厂家提供一整套预先集成好的设备,最大程度简化交付和运维风险。


这时候CI架构的融合基础设施出现了,设备商纷纷把IT三大件塞进一个大机柜,出厂预装,整柜交付,很大程度解决了设备间集成的复杂度的问题。但是这个架构下资源依然还需要独立规划,设备还是需要逐台运维,运维管理的复杂度并没有减轻。为了将IT资源打散成池,同时简化资源的运维管理,HCI,也就是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它将分布在每个设备节点上的存储、计算、网络资源统一管理,组建资源池,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智能运维和管理。


根据IDC等分析师机构调查,超融合的建设模式已经被广泛的企业建设者认可,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建设模式之一。

资源 1.png


面向未来,超融合面临三大挑战


1、业务应用的快速部署

      建设一个IT系统时,除了IT基础设施以外,还要搭建PaaS、SaaS、中间件和应用,后续还要对系统进行持续维护,对工程师的技能储备要求也很高。平均每个企业部署上百个应用,应用和IT基础设施的协同不足,导致业务开通无法做到简单和敏捷。

资源 2.png

2、 多样场景的敏捷适配

随着75%的数据在边缘产生、50%的数据需要在边缘处理,这就要求存力和算力的配置可以更加灵活。边缘场景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还需要考虑设备在没有专业机房的场景下,如何保持高效、可靠的运行。

资源 2.png


3、合作模式的灵活选择

原固有的超融合厂商,基本是存算网一体的,TOP3的厂商占据了过半的市场份额。用户期望的是可以享受头部厂商的产品能力,但在产品和服务的供应上希望是厂商多元化的,如何帮助行业伙伴造出更好的超融合产品,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资源 2.png


为应对上述挑战,华为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伙伴和客户”的理念,提出“超融合+”战略,围绕生态、体验和商业三个维度对传统超融合进行全面升级。


1、 生态:

生态方面,华为携手伙伴共同打造一站式IT应用解决方案集成平台——华为蓝鲸应用商城,致力于让伙伴和客户使用企业应用像用手机App一样简单,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上线和稳定运行。此外,华为“超融合+”将全面拥抱多种算力生态,满足复杂业务场景对多样化算力的需求。


2、体验:

体验方面,华为推出面向分支边缘的专用硬件,在市电接入、噪音控制、宽温适配等方面进行强化,以适应边缘场景的复杂环境。同时,华为“超融合+”提供全业务流程自动化工具,支持“一键式”完成设备初始化、业务上线及运维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3、 商业:

商业方面,华为“超融合+”全面开放软件能力,为伙伴提供质量认证机制、硬件加速模块和交付运维工具三大类技术支持,降低伙伴开发超融合产品的难度。华为也将开放硬件平台,由华为构建存储底座,将计算部件选择权交给伙伴,帮助伙伴“积木式”构建计算型存储产品整机,实现技术共享和能力互通。

Replies(
Sort By   
Reply
Reply
Post
Post title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cene classification
Post source
Send Language Version
You can switch languages and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ranslation in your personal center.
Contribute
Article title
Article category
Send Language Version
You can switch languages and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ranslation in your personal center.